欢迎您访问江西自考网!  今天是

2018年10月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要点复习:第十三章

2018-09-04 14:59来源:未知
1、创造性毁灭
  ① 创新是资本主义的动力所在,只有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才能为资本家带来超额利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这种不断破坏旧结构,创造新结构的过程,被有的经济学家称作是“创造性毁灭”的过程。
  ② 这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性事实。
 
2、再生产周期
  ① 从一次危机的开始到下一次危机的开始称为一个再生产周期,一般情况下,一个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其中危机是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它既是上一周期的结束点,又是新周期的起点。
  ② 危机阶段:主要特征是生产猛烈下降,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生产能力和有支付能力需求之间的矛盾经过危机获得暂时性的强制的解决。萧条阶段:生产停滞、物价低下、资本家开始固定资本更新。复苏阶段:生产逐渐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高涨阶段:生产水平增长超过前一周期最高点,失业人数减少,消费增加,物价上涨,导致新的危机爆发。
 
3、相对过剩人口
  ① 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② 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又反过来成为资本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
  ③ 构成了劳动力市场和剩余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机制和条件。
  ④ 相当人口过剩的存在,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失业问题是制度性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顽症。
  ⑤ 存在3种形式:流动的相对人口过剩、潜在的相对人口过剩、停滞的相对人口过剩。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① 是指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危机,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因素引起。
  ② 它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决定阶段,既是前一个周期的结束点,又是新周期的起点。
  ③ 主要特征:商品生产过剩、价格猛跌,利息率上升,信用关系遭到破坏,生产急剧缩小,失业急剧增长,工资下降。
  ④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是使经济危机爆发成为不可避免。
  ⑤ 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5、资本有机构成
  见第9章第6题
 
6、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① 是指资本主义必然要过渡到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私有制必将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的历史发展趋势。
  ② 马克思指出,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为资本主义所代替,这是对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本身发展的规律性,又造成了对它本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要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基础上,建立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的所有制即生产资料公有制。
 
(1)、为什么说“相对人口过剩”和“平均利润率下降”是资本积累的两大社会经济后果?
 1)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社会总资本中不变部分和可变部分的比例会发生变化,可变资本部分相对减少,不变资本部分相对增加。而对劳动的需求不是由总资本的大小决定的,而是由总资本中可变部分的大小决定的。所以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它随着总资本的增长而按比例的减少。对劳动的需求,同资本量相比相对的减少,并且随着总资本量的增长以递减的速度减少。从表面上看,总资本的可变部分的相对减少,好像是由于工人人口的绝对增长总是比可变资本增长的快。但事实是,资本主义积累不断的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的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这种人口过剩既不是绝对的,也不是自然的,而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相对于资本增殖需要而言的人口过剩。
  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同时反过来又成为资本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构成了劳动力市场和剩余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机制和条件,这是因为:
  ①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调节和满足在经济周期的不同时期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从而祈祷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
  ② 过剩人口形成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不仅可以随时为资本增殖的需要提供劳动力资源,而且通过劳动市场的竞争,对工人的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形成施加压力,从而把劳动力市场的作用范围限制在符合资本增殖需要的界限之内。
 
  2)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导致平均利润率的下降。为了抵消利润率下降造成的损失,资本家只得提高积累率,增大积累量,从而使总资本急剧的增大,结果使得利润率下降的同时利润总量却增加了。积累的不断扩大、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又会进一步造成利润率下降的压力,为了减少这种压力,资本家只得更多的积累。正是这样一机制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又不断加剧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表现为:
  ①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表现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剩余价值的实现之间的矛盾;
  ②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还表现为生产的扩大和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
  ③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还会引起人口过剩时的资本过剩。
 
(2)、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创造性毁灭”?
 1)创造性毁灭的定义:
  创新是资本主义的动力所在,只有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才能为资本家带来超额利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这种不断破坏旧结构,创造新结构的过程,被有的经济学家称作是“创造性毁灭”的过程。
 
 2)产品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阻止了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另一方面又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平均利润率的下降,由此导致了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大规模波动。
  ① 产品创新阻止了平均利润率的下降。由于存在着对新产品的旺盛需求,新产品的社会价值是由劳动生产率最低的企业决定的,这样一来,整个部门会出现超额利润,从而引起平均利润率的提高。产品创新及新兴产业部门的建立,在质上扩大了劳动的社会分工体系,使得劳动(从而剩余劳动)的质的差别不断扩大,社会需要日益多样化,由此扩大了社会总劳动的规模和商品价值总量,为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增加开辟了新源泉。
  ② 产品创新对利润率提高的促进作用只是暂时的。一方面,产品创新是一个“创造性的毁灭”过程,一些旧的产品和旧的部门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削弱,甚至遭淘汰,资本的价值贬值,从而导致利润率的下降;另一方面,随着新产品在技术上垄断性的丧失和部门之间竞争的充分发展,由产品创新引起的超额利润会逐步消失,各部门之间的利润差别会逐步消除,从而导致了一般利润率的下降。
 
(3)、如何理解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存在的物质基础?
  固定资本更新之所以能成为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物质基础,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为暂时摆脱危机,促进复苏和高涨阶段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当经济进入停滞阶段,出于竞争的需要,资本家开始了新一轮的投资,对原有设备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并大量增加新的技术含量更高的技术设备。大规模的投资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从而使生产摆脱危机。但是,随着经济的复苏,投资以加速的方式进行,把经济迅速推向繁荣的极限,从而为下一次经济的全面失衡创造了条件。
 
 2) 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在推动了生产增长的同时,又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大规模的技术更新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更进一步的层次上激化创造了条件,这表现在:一方面,新的、效率更高的技术设备的采用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社会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日益提高的资本有机构成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或绝对减少,这又进一步推动了相对过剩人口的增加,从而使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进一步减少。这两方面因素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趋尖锐化,并孕育着下一次危机的到来。
 
(4)、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① 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一种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家占有工人剩余劳动为本质的剥削制度,这种剥削制度与奴隶制和封建制相比有不同的性质。
 
(6)、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
  ① 定义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直接相关,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因素引起的经济危机,即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② 必然产物的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原因如下:
 
 1)、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是资本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流通公式为G-W-G’,价值的增殖是生产和交换的唯一目的,而使用价值仅仅成了价值增殖的一种手段,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这个根本特征必然导致生产和消费的严重冲突。
 
 2)、对剩余价值的无止境的追求与竞争的外在压力相对结合,使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物质产品越来越富,需要社会购买力相应增加作保证,否则社会再生产过程会中断,但是,工人阶级既是生产者,又是自主消费者这个双重身份,带来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个矛盾,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对抗关系,会使社会财富分配两极分化严重。
  生产和需要的这种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导致生产普遍过剩的经济危机,危机既是资本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又是这一过程得以强制性缓解的方式。
 
(7)、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
 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指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是商品经济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① 必然的原因:
            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长期运动的产物,社会主义不是主观想象,而是依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本身提出的,用以解决这种矛盾的必然方式、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要求。
  ② 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发展主要表现在:
由于资本积累的发展,由于机器大工业技术上必然性决定了工厂内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二、各个部门企业之间分工协助的高密发展和相互联系日益紧密。三、发展成为统一的国内市场,进而发展为世界市场。
  ③ 生产的社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资本的社会化,资本的社会化是生产的社会化在资本主义占有方式内部的必然表现,同时,又进一步证明资本主义占有方式的历史局限性。
  ④ 资本主义经济从自由竞争向垄断、从垄断到国家垄断向国际垄断的发展表明,与生产的社会相联系的生产的集中,代表着社会大生产的主流。与生产的集中相联系的生产资料占有的社会化具有更加坚实的基础。
  ⑤ 资本社会化程度也有了空前的发展,造成了对它本身的否定,这是否定之否定,这种否定不是要重新建立私有制,而在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的基础上,建立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的所有制即生产资料公有制,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使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相关推荐:2018年10月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要点章节复习汇总
上一篇:2018年10月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要点复习:第十二章

下一篇:2018年10月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要点复习:第十四章